密閉空間是指與外界相對隔離,進出口受限,自然通風不良,足夠容納一人進入并從事非常規、非連續作業的有限空間。如管道、容器、槽罐、爐膛、鍋筒、料倉、反應釜、窨井、下水道等。

  

  企業必須制定和完善分密閉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程序和管理標準;提供相關的安全專業技術支持,必要時對作業過程進行跟蹤監控,提出并匯總各單位評價考核意見交由合同單位落實。

 

  1.安全管理部制(修)訂分公司密閉空間作業安全管理程序和密閉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標準。

 

  2.各項目單位根據《密閉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標準》(SAS-18-00-014)規定的密閉空間的許可范圍以及分級原則,對本單位區域內的需要許可的密閉空間進行辨識,填寫密閉空間辨識清單(詳見表格編號SAZ12035-01A)。

 

  3.各項目單位根據《密閉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標準》對辨識的需要許可的密閉空間進行評估,確定每個密閉空間的準許進入條件,建立密閉空間管理檔案,并制訂本單位進入作業人員的崗位規程。

 

  4.項目單位對需要許可的密閉空間在入口處設置示標識,防止未經許可人員進入。

 

  5.項目單位督促檢修協力供應商編制密閉空間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并組織審查;技改部督促技改協力供應商編制密閉空間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并組織審查。

 

  6.項目單位為作業者(含所在區域協力作業)提供有關的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告知密閉空間存在的危害以及控制、急救方法。

 

  7.項目單位為本單位進入密閉空間作業人員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檢測儀器

 

  8.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審查通過后,項目單位、技改部分別督促檢修協力供應商、技改協力供應商填寫的《密閉空間作業許可審批表》(詳見表格編號SAZ12035-02A)報項目單位。

 

  9.項目單位對檢修協力供應商、技改協力供應商的作業人員、系統隔離措施、檢測數據、相應的防護措施以及監測報、通風、通訊、個人防護、應急救援等設備的準備情況對照該密閉空間準許進入條件進行驗證,驗證符合后簽發審批表;涉及煤氣的密閉空間作業在執行本程序的同時,還需執行分公司《煤氣安全管理規定》(SAZ10006)的相關規定。

 

  《密閉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標準》規定的一級密閉空間作業審批人為項目單位責任區域分廠廠長或車間主任,二級密閉空間作業審批人為項目單位責任區域作業長。

 

  10.項目單位對作業過程進行監管。

 

  (1)一級密閉空間作業過程中,項目單位應指派監護人員對作業全過程旁站監護,二級密閉空間作業項目單位應指派監護人員對關鍵作業節點進行監控。

 

  (2)發現檢測數據超標、隔離通風措施失效、作業人員出現異常行為、密閉空間外出現威脅作業者安全和健康的險情、監護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職責等禁止作業條件時,作業許可關閉,現場重新進行處理,符合初始作業許可條件經作業許可人簽字確認后,方可繼續作業。

 

  11.各相關業務單位對密閉空間作業過程進行監督檢查,提出評價意見,由安全管理部匯總評價意見后,交由合同單位(含技改部)落實評價考核。

 

  12.密閉空間的作業完成后,所有作業人員及所攜帶的材料和工具撤離,由項目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現場確認,并在密閉空間作業許可審批表作業終結欄簽字后,作業終結。

 

  以上就是鋌和勞保網小編為您提供的關于“密閉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標準”內容介紹,希望對您了解密閉空間作業有所幫助!密閉空間作業要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阻礙人員移動、對作業人員造成危害,影響救援的設備,應采取固定措施,必要時應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