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各城市已啟動了完善的防疫措施,但在乘坐火車(高鐵)、飛機、長途客車等長途客運工具的過程中,人們需要在狹窄密閉的車廂、機艙、船艙等空間內共處幾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心中免不了有所顧慮。
那么,我們在乘坐火車或高鐵時應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呢?在火車上我們應該盡量減少飲食和摘口罩,如果一定要吃飯,要注意看周圍的人有沒有佩戴好口罩,盡量在大家都佩戴好口罩的情況下再吃飯,盡快吃完;另外,就要注意觀察周圍的人有沒有咳嗽、發燒、不舒服等一些情況。
乘坐火車或高鐵時有哪些被感染的漏洞
1、上下車的過程,人員密集,比如瑞安病例和相鄰車廂確診病例,是從同一個車門上車,分別往左右邊車廂走,如果在交集的過程中沒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被感染的幾率就很大。
2、乘車中摘下口罩喝水或者飲食,暴露的時間越長,中招的幾率也就越大。
3、衛生間的門把手,確診病例上洗手間時摸過門把手,其他人員進出就可能從門把手上接觸到病毒,沒有及時做好手衛生的話,就可能被感染。
4、旅途時間長,在座位上偶爾拉下口罩或者沒有規范佩戴好口罩,也可能接觸到病毒,引起感染。
乘坐火車或高鐵時個人防護措施有哪些
乘坐動車頻頻中招,乘車時該如何做好防護?對此,鋌和小編認為在當前特殊時期,需要嚴格做好兩個步驟,才能最大可能保護好自己。
1、全程規范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醫用外科口罩一共有三層,從外到內分別是防水層、過濾層、舒適層。第三層是一層無紡布,佩戴時注意一定要白色的無紡布朝內,藍色的防水層朝外。醫用外科口罩可以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尤其是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戴醫用外科口罩非常有必要。
2、乘車途中勤洗手或者用免洗消毒液清潔
在觸摸座椅、衛生間門把手時,可以使用紙巾或者佩戴一次性手套。全程規范佩戴醫用口罩,就是說最好盡量不要喝水、飲食,時間長的盡量選擇錯開他人的時間快速進食。
如果發現前后排有咳嗽、流涕等癥狀的要更加小心,口罩夾緊鼻梁,從進入車站到抵達目的地走出車站,全程佩戴好口罩,而且一定要是醫用外科及以上級別的口罩。
勤洗手是指,手觸碰了座椅扶手、門把手等物體后,立即用車上的流動水洗手,或者用免洗消毒液快速進行手消毒。不要用手觸摸口罩表面。上下車最好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扎堆擁擠。除了在車內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下車后,最好馬上做核酸檢測。在結果出來前,不前往公共場所活動。
從近幾起陽性病例來看,乘坐過動車的人員都是關鍵人員。核酸檢測能夠將風險人員找出來,早發現、早治療、也及早阻斷社會面的傳播,以免隱匿傳播使得防疫大局陷入被動。
盡量減少流動,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家人。鋌和技術小編建議大家減少流動,特別是中高風險地區的人群,是根據當前形勢和大環境作出的專業建議。當前,我國新增本土感染者數量居高不下,超過20個省份同時報告本土疫情的狀態還在持續。總的來說,疫情形勢還沒到好轉的時候。
這時候出行、流動,隱患和風險無處不在。對個人來說,被感染的幾率大幅提升。流動后一旦被感染未及時發現,首先就會傳染給家人和親戚朋友等密切接觸者,也容易造成社區隱匿性傳播。確實需要出行時盡量選擇私家車或自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