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衛生(HH)被認為可以預防和控制疾病傳播。醇基洗手液和用肥皂洗手水可以效對抗諸如埃博拉病毒和冠狀病毒等傳染病。醫護人員(HCW)的手衛生工作尤其重要,不僅保護自己,而且可以防止病毒的傳播流行。
在疫情期間,研究人員監測記錄了醫院中的醫務工作者的手衛生依從性。按國內的規范記錄手衛生行為的方法,時間,干手方法等。
總體的手衛生依從性是79.44%。整體依從性最高的時刻是戴手套前(91.67%),最低的是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后(65.56%)。
進行手衛生行為依從性最高的是穿戴防護用品前,移除防護用品,離開病區,飲水前,使用廁所后(100%),最低的是進入病區時(85.51%)。
以上觀察到的手衛生依從性均高于疫情前一些研究中的結果。在疫情中,很多醫務工作人員傾向于使用更高消毒水平的消毒劑,使用頻率、時間往往也可能過度,從而導致皮膚屏障受損,出現脫屑,皮疹,甚至瘙癢或出血等癥狀。
當出現皮膚損傷時,醫務工作者應檢查使用PPE壓力是否過大。如果出現濕疹樣變化,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乳膏或藥膏局部應用。當潰瘍繼發于繼發性細菌或真菌感染后,抗生素軟膏或抗真菌藥可涂在皮膚病變處并覆蓋傷口。
長時間使用PPE會導致皮膚干燥,可使用無刺激性的乳霜或長效乳液(例如含有尿素或神經酰胺的護手霜和皮膚保濕劑)保濕。
常態化防疫沒到截止日。在日常的工作中,“既不能草木皆兵,更不能掉以輕心”。保護好手部皮膚可以幫助我們在這場持久戰中更好地落實每一個手衛生時刻,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