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日下午15時許,位于漳州市區岱山路的一家冷凍廠發生氨氣泄漏事故,由于發現及時且在救援過程中佩戴防毒面具等個人防護用品,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戴防毒面具處理氨氣泄漏現場圖片

    記者趕到現場時,冷凍廠里的數十名員工被疏散到了冷凍廠門口。走近廠區的冷凍庫,泄漏點附近彌漫著一股刺激性味道,幾名消防官兵正在對泄漏點噴水稀釋處理。

 

    沒一小會兒,記者就感覺眼睛酸痛和呼吸道不適,只好退出來。“最初泄漏時,氨氣在壓力的作用下呈現噴射狀。”據參與現場救援的一位消防員介紹,泄漏點位于氨氣輸送管道的主管道上,已經讓工廠工作人員關掉了總閥,但200米長的管道里仍有氨氣不斷泄漏,工作人員又打開壓縮機抽回部分氨氣,從而控制了泄漏的量。消防人員都戴著面具,用水淋濕全身后,用水槍對著泄漏點噴水稀釋。

 

    稀釋作業從下午3點多開始,一直到近下午6點鐘,前后持續了2個多小時,直到聞不到氣味消防人員才撤離。

 

    另據介紹,氨氣泄漏時,工廠里有數十名工作人員正在干活,都有序撤離,沒有人員在這次事故中受傷。目前,事故原因還在調查。

 

    小常識:

 

    據了解,合成氨工業的主產品和煉焦工業的副產品,能灼傷皮膚、眼睛、呼吸器官的黏膜,人吸入過多,能引起肺腫脹,以致死亡。

 

    消防隊員提醒,發生氨氣泄漏事故時,如果人員處在濃度較大區域,應盡量拿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遠離現場(一般是上風方向的50米以外,下風方向則越遠越好)。如果是救援,必須佩戴氨防護用品(如防毒面具、氨防護服等)。

 

    另外氨氣是可燃氣體,濃度高的話容易引起爆炸,現場不能出現火源。發現身邊有人員氨氣中毒時,帶離現場后使其靜臥,眼、皮膚被氨氣灼傷可用清水或2%的硼酸溶液徹底沖洗,滴抗生素眼藥水,并送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