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4日,國家衛計委網站公布“2017年1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數為192,死亡數為79。與2016年12月份數據相比,2017年1月的H7N9疫情明顯上升。

  H7N9禽流感預防個人防護

  國家衛計委介紹,2017年1月(2017年1月1日0時至1月31日24時),全國(不含港澳臺地區,下同)共報告法定傳染病482019例,死亡1121人。其中,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無發病、死亡報告。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脊髓灰質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無發病、死亡報告,其余22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246739例,死亡1108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淋病以及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5%。

 

  同期,丙類傳染病中絲蟲病無發病、死亡報告,其余10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235280例,死亡13人。報告發病數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2%。

 

  1月份全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數為192,死亡數為79。與2016年12月份數據相比,2017年1月的H7N9疫情明顯上升。H7N9病毒屬于禽源性病毒,在當前情況下,盡量不要去接觸禽類和禽類糞便,尤其是病死禽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如果情況需要,盡量避免危險因素,佩戴醫用防護服以及專用的醫用口罩,手部防護也至關重要。

 

  國家衛計委的官網數據顯示,2014年1月份,全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為127例、31例;2015年1月份,全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為83例、38例;2016年1月份,全國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為28例、5例。

 

  根據國家衛計委之前公布的2016年12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當月全國(不含港澳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數為106例,死亡為20例。

 

  2017年2月13日,中國疾控中心初步判定H7N9禽流感病例上升可能原因有:

 

  (一)外環境病毒污染水平高。疫情高發省份活禽市場等環境監測結果顯示,12月份以來外環境標本H7N9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明顯增高,不少地區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二)疫情增高還可能與入冬以來氣候條件相關。與往年同期相比,2016年下半年季節性流感也較往年提前進入流行季節,其中南方省份較往年約提前2個月。提示2016年下半年氣候條件可能更有利于流感病毒、H7N9病毒在禽及外環境中的活動增強,造成H7N9疫情出現早、分布廣、病例多。

 

  (三)與活禽消費增加及活禽市場管理落實情況有關。冬春季節是禽消費量較高的季節,在禽及相關環境帶毒較高、污染面廣的情況下,人群暴露和感染機會增加。調查顯示,采取關閉活禽市場及嚴格市場管理措施的地區發病較少,而報告病例較多的地區往往是那些活禽交易活躍、活禽市場管理措施落實不力的地方,包括那些雖主城區關閉了活禽市場,但農村地區活禽交易活躍的地區。

 

  (四)與帶毒禽跨地區交易有關。由于H7N9病毒對禽類一般為低致病性,感染H7N9病毒的禽大多并不出現發病、死亡,因此難以及時發現,帶毒禽得不到及時識別和有效處置,并通過跨地區活禽交易造成病毒污染范圍的擴大和疫情的蔓延。